中梦
首页 | 企业邮箱 | 招聘英才 | 联系我们
 
热点资讯
 品牌新闻
 行业动态
 养生之道
养生之道
更适合中国人的“东方健康膳食模式”!一日三餐,你需要这样调整……
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吃,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行为,吃得科学、合理还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,助力健康与长寿。

为了让国人吃得更健康,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。相比于2016版,它又有哪些变化?怎么吃饭更健康?

01



六大准则变为八大准则
1.谷类为主,合理搭配
更加强调膳食模式的整体性作用,突出合理搭配的重要性,即食物种类和重量都需合理化
通过荤素搭配、粗细搭配、颜色和口味搭配等方式,使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适宜,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满足营养需求,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。
具体来说,需要做到四点:
①坚持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。
②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薯类、蔬果、禽畜鱼蛋奶和豆类食物
③平均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,每周 25 种以上。
④每天摄入谷类食物 200~300g,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 50~150g;薯类 50~100g 。
2.更强调“多吃全谷”
在“多吃蔬果、奶类、大豆”的基础上加入“全谷”,强调了全谷物摄入的必要性。
与精制米面相比,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 B 族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,对降低肥胖、2 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肿瘤等膳食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。
所以日常应该将麦片、藜麦、糙米、荞麦、燕麦、大麦等加入到膳食中。

3.新增两个要点

  • 提倡规律进餐,足量饮水


①定时进餐的重要性

近 20 年来的数据显示,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,零食消费率呈大幅增加趋势。

但经常饮食不规律,不仅会增加暴饮暴食风险,进而增加肥胖、超重风险;还会影响肠胃功能,损伤胃肠黏膜,诱发肠胃炎、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;甚至影响到机体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水平,增加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几率……

因此,建议大家最好固定三餐时间,定时定量。

②水,也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

调查显示,我国约 2/3 的居民饮水不足。当身体缺水时,以下这些危害可能悄悄来临:

血液流量下降,体内运送氧气量减少,更容易产生疲劳感;

皮肤更脆弱,提早出现皱纹、干燥、老化等;

增加血液黏稠度,影响血液循环,增加血栓风险;

摄入水分不足时,排尿次数减少,增加了结石风险……

因此,新版《指南》提倡足量饮水、主动喝水、少量多次,低身体活动水平下的成年男性每天应喝 1700ml,成年女性每天应喝 1500ml。

  • 会烹会选,会看标签


烹调建议以白灼、清蒸、水煮、凉拌等清淡方式为主,少煎炸熏烤。

挑选食材最重要的是讲究新鲜卫生,并尽量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,如鸡蛋、三文鱼、贝类、芥蓝等。

标签主要包括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,食材在配料里的位置越靠前说明含量越高;营养成分表主要选蛋白含量高些、脂肪和钠含量低些的食品。

4.兴新食尚变为公筷分餐

针对疫情,膳食指南 2022 也提出了新的准则,公筷分餐,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。




膳食宝塔微调了“推荐摄入量”

1.谷薯类拆分,更讲究多样化搭配

之前谷薯类一共 250~400 克;现在直接把薯类拆了出来,即每天谷类200~300g(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 50~150g),另外建议每天薯类 50~100g。

从食物总量来看并没有变化,只是强调了“粗粮+薯类+杂豆”的思维,能更好地提升主食多样化的意识。

常见的薯类,包括了土豆、山药、芋头、莲藕等,可以代替部分主食

2.强调每周至少吃 2 次水产品,每天一个鸡蛋

新版指南将禽畜肉、水产、蛋类合并成“动物性食品”,突出每周 2 次水产,每天一个蛋。

上一篇:养生保健 如何合理服用阿胶?
下一篇:开学后春季流感高发 如何防治?

品牌介绍 | 品牌荣誉 | 联系我们 | 企业邮箱

Copyright © 2019 中梦 ICP备案号:蜀ICP备19024111号-1 All rights reserved

Powered by VIPCMS.Net